2021文旅“云”:线上线下求索付出奉献收获_职业技能_bob(中国)平台官网登陆_app下载
详细说明

2021文旅“云”:线上线下求索付出奉献收获

来源:bob平台官网入口    发布时间:2024-01-12 12:56:58
暂无价格
产品说明

  如果说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初,各行各业还是倒逼上“云”,那么2021年,“上云用数赋智”慢慢的变成了文旅人的主动选择。这一年,大家一次次地在视频会议上“云握手”。全行业瞩目的2022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也将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这一年,人们从屏幕上看到更多“云演播”艺术作品,逛了不少“云展览”,体验“云旅游”的新乐趣,感受到“云服务”的心温度,在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的“云课堂”里沉浸式“云学习”。这一年,许多文化和旅游企业在纾困政策和措施扶持下积极谋求数字化转型,放眼看去,疫情在全球持续,线上化的“云交流”仍然是国际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的主要途径。

  如习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所说:“大家忙了一整年,付出了,奉献了,也收获了。在飞逝的时光里,我们正真看到的、感悟到的中国,是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这里有可亲可敬的人民,有日新月异的发展,有赓续传承的事业。”“云”感十足的2021年过去了,这一年里线上线下的融合创新探索,都将成为文旅人接续拼搏、砥砺奋斗的坚实准备。让我们满载历史的记忆,昂首阔步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一起向未来!

  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以“即时摄影、瞬时导播、实时投屏”的创新构思,成功运用了全球首创的“戏剧表演5G即时电影拍摄”技术。

  北京国线G智慧剧场”即将建成,能轻松实现观众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无论是科技发展的应运而生,还是突如其来的疫情倒逼,演播这种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正不断推动演艺行业新发展。

  2021年,虽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演艺行业对演播的态度逐渐转为全局化、理智性的探索。演播的功能也从疫情初期的“鼓舞士气”,发展到在线模式方面的升级迭代,演播的底层逻辑也被更清晰、更深度地审视和梳理。

  于是,从剧目、剧院到剧场,各方在内容、技术、资源和品牌等角度发力,一方面从软硬件技术升级入手,持续打造云端 AI化数据核心能力;另一方面,逐步将产品升级为集创意灵感、云端素材、在线制作、云端渲染、流程管理等于一体,包含多个子产品矩阵和能力插件的内容生产和数据管理综合服务平台。

  其中,在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中,情景化的戏剧表演拍摄画面通过8路“5G+4K”超高清视频实时传输至导控台,进行镜头实时剪辑、实时调色等处理,在现场主屏幕上即时同步出细腻的电影质感画面,为观众奉献了沉浸式观看体验。而这些技术的实现需要极为稳定的5G即时传输技术和超高清拍摄制作技术同步保障。在中国移动全球首款超低时延5G背包建设的5G边缘计算视频专网以及超高清技术保障下,视频业务端到端时延下降了80%,抗干扰性更好。这种全新的“即时摄影、瞬时导播、实时投屏”的摄制解决方案,极大地拓展了5G技术在传统文艺演出和舞台艺术方面的应用空间。

  2021年,全国首家兼具创作能力和演出场地的院场一体化“5G智慧剧场”——国话先锋智慧剧场也在紧张施工中。基于中国国家话剧院雄厚的创作实力、丰富的明星资源和设施完备的剧场,结合中国联通5G技术、云网一体化优势和智慧场馆产品能力,以及华为高新视频生产技术和双千兆网络解决方案的核心能力,三方共同探索基于5G专网、MEC、切片技术、智慧专线、FTTR等技术在智慧剧场的应用,共同推进剧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逐步实现创新科技在剧场观众体验、线上演播、多剧场联动直播等场景的应用落地,打造行业领先的“5G智慧剧场”示范,并携手推动“5G+4K/8K超高清+云网一体”在演艺产业的应用,促进线上演播与线下演出相结合,助力舞台艺术业态创新和剧场数字化升级。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在主要任务中提到,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数字化转型,鼓励文化和旅游企业大范围的应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服务水平。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持续发展,线下线上融合、演出演播并举成为演艺行业的发展大趋势,必将倒逼文艺院团对发展舞台艺术、开拓演出市场、增强营收能力、扩大观众规模等做出新的探索和实践。

  对演出机构来说,从线下到线上绝不仅仅是呈现场景的转换,更是内容生产的方式、要素和价值的重新排序。演艺市场能形成更丰富、更创新、更优质的“新供给”,刺激新需求,演播有望创造新的消费场景、新的互动体验,现场演艺的生命周期、经营半径和商业经济价值都将无限放大。

  未来,剧院也必将是数字型、智慧型和体验型的场馆,充分借助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方法,除实现专业演艺场馆必备的艺术交流、传播、教育等基本功能外,通过多媒体、AR/VR、AI机器人等新兴技术,也能够对演艺场馆的建筑物及运营提供安全、可靠、有效的智慧化管理,并实现院线资源的互补及联动。

  此外,虚拟技术等创新行业与演出内容、运营相结合,推动各行业、各领域对演播的共同开发和利用,也将成为发展趋势。

  ▲ 中国美术馆的“伟大征程 时代画卷——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云展览

  ▲ 浙江美术馆的“山海新经——中华神话元典当代艺术展”虚拟展厅(西班牙语版)

  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线号·见证中华飞天梦”,观众除了能观赏到展厅细节、展览内容,还能看到新闻媒体报道、央视微纪录片,了解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的过程。

  中国美术馆推出“伟大征程 时代画卷——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线上全景展厅,通过虚拟现实、智能导览等技术,让参观者多角度观赏作品,感受真实展厅的环境。

  浙江美术馆策划云上跨国展览“山海新经——中华神话元典当代艺术展”,推出英文、西班牙文和葡萄牙文3个版本,上线后,由柏林、悉尼、惠灵顿、斯德哥尔摩、斯里兰卡、哥斯达黎加、索菲亚等中国文化中心在境外网络社会化媒体传播。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2021年,从实体展览的“VR呈现”“直播导览”,到“线上策展”“云端讲座”,再到新媒体、短视频的新型宣传推广方式等,线上资源给美术馆工作带来了更多新的调整与机遇。与往年相比,2021年我国美术馆云展览的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提升。在数量上,我国很多美术馆在官网或手机客户端开通了虚拟展厅,让观众足不出户看展览。美术馆已经不满足于直接将线下展览搬到线上,而是针对线上受众特点进行深度策展。

  近年来,慢慢的变多的美术馆、博物馆通过延长开放时间、加快数字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新业态等方式打造核心竞争力。数字化建设始于大型博物馆、美术馆,如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广东美术馆等。当前,一些中小型博物馆也已尝试多种形式的“云”服务,积累数字化建设经验。随着博物馆、美术馆的社会服务升级,数字化技术与场馆文化资源也在不断融合,行业与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链接在进一步强化。

  在尝试数字化的过程中,较为普遍的方式是线上展览,也有很多美术馆开始尝试利用馆藏资源与社区或学校联合推出数字化教育资源。值得一提的是,新奇的、参与感强和互动性高的沉浸式艺术体验正在成为备受瞩目的新形态,被普遍的应用于博物馆、美术馆,甚至商业广场、艺术空间、酒店等场景中。

  当然,数字化是对展览形式、展出手段的丰富,而最吸引人的依然应该是展览的精心策划和展品本身,展出的作品够好,数字化手段才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这就需要立足藏品研究、场馆定位,深入思考、精心策划,不断挖掘作品更大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和数字化发展,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文化惠民的重视,反映了人们对文化产品供给质量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更高需求。

  美术馆的数字化正在大步向前发展,2021年底,浙江省率先出台《公共美术馆数字化服务与管理规范》。我国美术馆数字化建设正在向着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方向迈进。展望2022年,能预见的是,如果博物馆、美术馆在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能够制定更加清晰、详细的数字化战略,“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美术馆”不仅仅可以让更多的文化遗产、现当代艺术和它们背后的故事走近大众,而且将会重塑世界博物馆、美术馆版图。

  第十二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第二届金砖国家博物馆联盟大会、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艺术合作论坛、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对线年“打击非法贩运文化财产国际日”中国主场论坛等。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电视电话会、线上会议等形式其实已在各行各业有或多或少的应用,疫情发生后,“云”几乎在所有领域实现了绽放,其成果在会议上的应用更能够说是遍地开花与炉火纯青。近两年的全国两会上,其优势已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此“云端若比邻”的体验,令所有参会者感触极深。犹记得,2021年两会的“代表通道”“委员通道”上,代表、委员身在人民大会堂深情讲述,记者却在梅地亚中心架起的长枪短炮间机智发问,两块大屏隔着数十公里,两个空间却“无缝衔接”。通过“云”,好建议、好提案,在代表委员、记者、受众3个环节高效传送,代表、委员的声音并没有因“上云”而有分毫减弱,同样掷地有声。

  从第十二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首次采用线上召开到第二届金砖国家博物馆联盟大会“上云”共议行业发展,从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对话会“云”上连通亚洲诸国到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艺术合作论坛跨越地理阻隔实现“云端”交心,这一次次“相聚”,一幕幕“握手”,不仅是人类面对共同灾难时的倔强,更是利用科技扭转局面、突破自我的决心。

  正如在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对线位驻华使节等高级别官员等均“到场”并“面对面”交流,以“增进文明对话、共塑亚洲未来”为主题,持续推进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为增进文明交流互鉴谱写亚洲新篇章。专家学者围绕“文化遗产促进亚洲可持续性发展”“文化遗产助力亚洲文明交流互鉴”“文化遗产应对亚洲未来挑战”等专题进行26场主题演讲,并发布《关于共同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的倡议》。 “云”上的“面对面”交流之高效优势得以显见。

  疫情给全球人民生命安全带来威胁,这中间还包括对中日韩文化交流与合作造成的冲击。在2021年8月召开的第十二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上,中日韩三国达成共识:携手同心、积极作为,为开展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文化交流合作而一起努力。同时,中方对此还提出了4点倡议:一是相向而行,创造文化交流合作良好环境;二是继往开来,用好已有文化交流合作平台;三是化危为机,畅通线上文化交流合作渠道;四是顺势而为,开创文化交流合作崭新局面。

  今年,对文化和旅游领域而言,“云”办公依然是常态。开年的首场重要会议——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也将首次在线上召开。的确,技术在革新,生活方式也在日渐改变。若是回到3年前,也许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想到“云”时代已离我们如此之近。如今,当业内人士大谈“元宇宙”之未来繁花似锦时,当公众从各种“云”中初见云上世界之精彩时,人们对“云”上生活的期望值也在不断升高。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消除体感的阻隔,打造更高效、更真切、更畅通的沉浸式参会模式也将成为今后线上会晤的发展趋势。

  ▲ ”同一轮明月”——2021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庆中秋、迎国庆”芭蕾线上专场直播。 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供图

  2021年“欢乐春节”线上活动策划设计并制作生产了总计19个类别的3454个数字产品,涵盖“云”演出、虚拟展览、微短视频、交互体验、网络直播。海内外观众达7200多万人次。

  国际文化和旅游交流与合作从未被疫情阻断,全世界内的“云端”联动正在书写别样精彩。2021年,“欢乐春节”“文化和旅游年”等大型品牌活动继续“上新”,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旅游办事处全球联动的程度比2020年更高。如果说驻外文化和旅游机构是为海外受众奉献精彩的“前方”,那么,“后方”又是怎样精心准备一道道文化佳肴的?

  又如助力北京冬奥会的海外宣传推广。中心联合北京、黑龙江、吉林等北方7个省区市举办“北方冰雪旅游推广季”活动,推出主题宣传片、冰雪主题纪录片展映等40余个项目,向海外民众发起一场冰雪邀约,增进与海外民众的融通。

  文化和旅游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万铤表示,该中心充分的发挥其平台整合能力,跨地域、跨领域开展活动,把不同的渠道和资源统筹起来,发挥更大效果。数字化和“云”活动的普遍运用,使得所生产的文化产品不再局限在某一个国家或地区,后方尽可能多地提供不同品种和内容的产品,驻外使领馆和驻外文化和旅游机构可以自主选择。从单纯的、零散的“生产加工”转变成为平台整合的角色,这是工作思路的拓展与创新,通过整合各方面资源,推出不同专题的活动,宣传效果获得提升。

  “欢乐春节”“中国旅游文化周”“天涯共此时——中秋节”三大全球统一品牌活动还将继续绽放。同时,配合国家重大战略,在不同的时间节点,联动国内各省区市,以北方冰雪、“一带一路”、黄河流域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运河遗产保护以及澜湄国家与中国西南地区相互连通等为主题的大型全球推广活动也将开展。加强与地方的合作,有利于深入挖掘和融合各地的文旅资源。

  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和地区的专项活动和数字化产品将更为丰富。如针对学龄前儿童推出动漫数字产品、向“Z世代”推出中国非遗的体验展、在偏爱现代艺术的欧洲地区推出现代艺术展示周、针对汉文化圈的四周的国家提供更多体验类的数字文化产品,以及对“一带一路”友好的第三世界国家提供国内当下较为流行的影视剧和艺术类节目等。根据不一样的需求“定制”的细分性和特定活动,值得期待。

  ▲ 欢乐过大年·喜迎冬奥会——我们的美好生活”2022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已正式启动

  ▲ “唱支山歌给党听”大家唱群众歌咏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辟公共文化服务新空间和新模式。

  2021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云直播晚会、2022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通过采取各地一体联动、线K+AI”科学技术创新优势和44种语言融合传播优势。

  目前,由文化和旅游系统主导建设的国家公共文化云及大批地方公共文化云平台,已经具备了看直播、享活动、学才艺、订场馆、读好书等服务功能,移动端服务性能和应用体验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据统计,2021年国家公共文化云点击量约18965.8万次,发布各类资源7万余条,开展网络直录播460场。同时,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为县级以下公共文化机构研发提供的一站式快速免费建站工具“公共文化云基层智能服务端”,已在23个省份379个基层单位得到部署应用,有力推动了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提质增效。

  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成为新常态,网络直播和在线教学也有长足进展,云上“村晚”、云上大家唱、云上广场舞等全国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得到群众广泛参与和热情点赞。这些活动的创意思维和务实考量正从多个角度影响着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发展。在活动形式上,云端与现实边界日益模糊,反映的是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运用智能技术和信息化手段的敏感度和熟练度。在实施成效上,不仅助力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还通过主动融入乡村振兴,释放乡村文旅资源,体现的是文化的力量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深远影响。在辐射范围上,多点发力、覆盖全国,以文化的温度带动文化的热度,不断催生新业态,产生公共文化与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新链接点,形成一种复合型的良性循环。

  未来,在政策支持和引导下,各地公共文化网络站点平台建设均驶入快车道,发展较快的地区将在加强数字文化内容资源和管理服务大数据资源建设、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应用场景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一方面,随着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可视化和系统运维技术的成熟,公共文化大数据资源将加速转化为研判力和决策力,云服务流程将逐步优化,文化需求预测和内容供给将更精准。另一方面,随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稳步推进,基建平台进一步打通,公共文化服务将全面对接政务、民生服务等平台,为用户更好的提供更生活化、沉浸式和互动式的体验,从而进一步站稳“云主场”,形成与线下活动相得益彰的新局面。

  “云游敦煌”小程序利用移动数字技术和区块链技术,推出“点亮莫高窟”功能,首次在线上呈现千年前莫高窟燃灯盛况。此外,人们还可以近距离欣赏敦煌石窟壁画、彩塑、石窟建筑。

  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表示,旅游是体验经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无法开放的旅游景区为保持热度,通过视频、直播、在线互动、VR体验等方式,给消费的人提供了丰富的在线体验。例如,“数字故宫”让游客得以领略空无一人、360度环绕景观的紫禁城;“云游敦煌”让位于高处、远处和未开放的石窟得以近距离呈现。此外,云旅游的价值还表现在替代性上,热门景区能够突破时空和景区接待能力的限制,从而推动旅游业的线下线上融合。

  在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推动下,云旅游正在从渠道变成全新的体验产品,带来比线下更生动、丰富的深度体验,一方面使旅游与社交的融合更为紧密,满足游客差异化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产业融合创新。

  ▲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推出的线上培训项目《公共文化空中大课堂》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供图

  ▲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推出的线上培训项目《导游云课堂》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供图

  《公共文化空中大课堂》2021年发布课程12门,学习人次22347,学习总时长56181.43小时。

  线上学习越来越成为人类寻求提升的手段。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推出线上系列培训项目,与文化和旅游部各司局和社会机构合作培育多个知名文旅在线培训品牌。品牌引领下,网络培训遍地开花,涵盖党史知识学习、“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旅游规划骨干人才、星级饭店评定、驻外干部能力建设、旅游民宿、文化产权服务、文化和旅业安全生产、乡村旅游等方面。

  以课程《百年百课学党史》为例,在短短几个月内,就有来自全国近10万人完成了学习。“试想,如果是在线万人的集中学习,这基本是不太可能实现的。”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戴有山说,包括每逢节假日开办的《旅游安全云课堂》,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组织课程,通过“云端”将培训课程辐射到需要普及的每个角落和每一个人,这解决了以往线下培训所无法处理的问题。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云培训”“云学习”已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2022年,我们将拿出更多时间“云学习”。随着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加大课程开发力度和课程教学体系研究,文化和旅游系统干部职员将迎来更多线上精品课程。能预见的是,一些展览展示现场教学点会被搬到线上,在科技加持、技术上的支持下,通过“云”的方式带来与线下相仿的感受,补足带入感,让学习体验更沉浸。据了解,名师名课体系正在建设中,我们可完全期待,更多业内外知名的专家、行家、名导、名师将为大家“云授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