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信息化20年之感_职业技能_bob(中国)平台官网登陆_app下载
详细说明

财政信息化20年之感

来源:bob平台官网入口    发布时间:2023-12-13 17:35:01
暂无价格
产品说明

  编者按:自从本报刊登“我与财政·喜迎建国60周年”征文启事以来,陆续收到大量文章。从本期起,我们将择优刊登征文,与广大读者共赏,并对支持本栏目的作者表示感谢。 我从事财政工作20年,感受最深的莫过于信

  自从本报刊登“我与财政·喜迎建国60周年”征文启事以来,陆续收到大量文章。从本期起,我们将择优刊登征文,与广大读者共赏,并对支持本栏目的作者表示感谢。

  我从事财政工作20年,感受最深的莫过于信息化促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巨大变革。

  财政工作者其实就是政府的会计,俗称“账房先生”。“一沓凭证一本账,一把算盘一支笔,一顶毡帽一副镜,一张桌子一把椅”是对传统财政人形象的生动写照。

  1990年,我到县财政局工作时,大家的工作依然是老传统的传承。全体职工每天从早到晚忙忙碌碌地写了算,算了写,加班加点习以为常,月末月初,年末岁首的节假日正是财政人抓紧结账做报表的日子。年长的同志都用老式大算盘,年轻同志用的是新式小算盘,大家集体办公,每个办公室里噼里啪啦的珠算声此起彼伏,犹如一曲优美的混声合唱,夜深人静的时候更加动听。

  写字也是财政人的基本功。记账、写凭证犹如巧媳妇绣花一丝不苟,既讲究工整,又讲究漂亮。我曾经翻阅过一位老同志做的凭证和账簿,字迹隽秀,账页整洁,凭证整齐,令人叹服。局领导给大家提出“写一笔好字,记一本好账,做一页好凭证,打一手好算盘”的要求,局里每年还要举行珠算比赛,账簿、凭证、书法展评,激励职工逐步的提升业务水平。当时局里惟一的现代化办公设备是一台铅字打字机和一台油印机。打字员每天不停地叮咣叮咣地打,似乎有打不完的材料。让人难受的是,当一页蜡纸密密麻麻地打满了字,校对时却猛地发现缺了好几行。因此,有许多材料仍然要用手工刻写蜡版。

  油印也是一门很难掌握的必需技能,经常弄得手上、脸上、衣服上都是油墨,让人哭笑不得。最难的是冬天,办公室很冷,油墨粘性大,印不过去,必须添点汽油略微稀释一下,并把油印机网子拿到火炉旁适当烘烤加温,让油墨渗透均匀,否则三两下就把蜡纸弄破,那就麻烦了。

  1994年,局里有了第一台四通打字机,打字员高兴地参加培训,刻苦学习,不久就能快速熟练地完成文字材料的输入任务。最令人兴奋的是打材料不愁修改,增删极为方便,打出的材料蜡版匀称,用在新购的电动速印机上,油印的效果显著提升。大家既好奇又惊讶,称赞打字员心灵手巧进步快。后来又陆续添置了几台计算机,大多数都用在业务人员统计数据。办公室里的打字声被“吱吱吱”的自动化针式打印机声音所替代,曾经响亮悦耳的算盘声也慢慢听不见了。

  进入新世纪,电脑逐渐普及,直至人手一台,全面用于办公。电脑打字已成财政人的基本技能。像我这样已近“天命”之人也被迫利用国庆长假昼夜强化练习,终于学会熟练运用“五笔”打字。

  用光缆接入宽带信号,因特网、政务网、金财工程网,鼠标一点天地宽,工作学习很方便,无纸化办公已经逐步实现。尤其是先后建立运用了财政拨款系统、财政供养人员信息系统、会计集中核算账务管理系统、扶贫资金县级报账系统等,基本健全了能适应目前财政管理需要的各类信息数据库,为提高财政精细化管理效率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各种财务软件的普遍应用,极大地解放了财政人,算账、登凭证、记账簿、编报表、送报表等,全部会计业务都实现了电算化。现在的财政人已今非昔比,由传统的“账房先生”变成新时代的“电算会计”,经管的“会计师”,领导的“参谋助手”,完全脱离了传统繁杂的手工业务的各种烦恼。

  我在财政系统工作20年,正是我国财政快速改革发展的20年,先后经历了分级包干、分税制、税费改革、公共财政等体制改革,财政改革每向前推进一步,财政管理就向精细化迈进一步。每次改革都要做大量细致的资料调查和搜集工作,如果没有信息化,依然靠“一把铁算盘”是不可想象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会计集中核算、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等业务不能离开会计电算化和信息网络化这一前提和基础。尤其是惠农资金发放“一册明一折通”改革,宁县涉及11.2万农户的基础信息,每年发放几千万元资金,信息量十分庞大。但只需我们鼠标一点,信息即从财政部门发送到代发银行,代发银行再把鼠标一点,资金瞬间即到每个农户的“惠农资金专用账户”,既简单便捷又准确无误。

  近年来,宁县财政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切实加强精细化管理,深化财政改革,逐渐完备制度,规范业务流程,明确预算定额,开展绩效评价,实施全程监督,财政管理上的水准不断提高。2009年元月,我们被甘肃省人事厅、财政厅评为“2003年—2008年度全省财政系统先进集体”。2009年7月,庆阳市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现场会在宁县召开,更加鼓舞和鞭策我们进一步利用信息化做好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工作。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标注明确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全部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别的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自,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