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党校系统开展教学质量评估的几点思考【2】--中央直属机构_职业教育_bob(中国)平台官网登陆_app下载
详细说明

关于党校系统开展教学质量评估的几点思考【2】--中央直属机构

来源:bob平台官网入口    发布时间:2024-01-13 13:31:35
暂无价格
产品说明

  上面分析了教学质量所涵盖的三个方面,进入到操作层面,我们还得解决具体怎么评的问题。一般地说,要对教学全过程评估,必须先设定一组指标,这组指标不仅要能全面反映教学各环节及其过程,而且还要能“可观察,可量化,可比较”。不然,设定的指标若没有代表性,评起来难免以偏概全,不能真实反映教学质量;若设定的指标不可观察、量化和比较,则评估就会变成拍脑袋,评出的结果也很难让人信服。

  我们认为,最能反映党校教学定位的指标主要有两个:一是班次设置,二是课程安排。这两个指标不仅容易观察到,而且也能量化和比较。为何说班次设置与课程安排最能体现党校的教学定位呢?前面说了,中央对党校的定位是对党政干部进行理论教育与党性教育,而党校教学是不是满足中央这一要求,当然要看党校开设的是什么班次,培训的是什么课程。

  举例说吧。党校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中央、省、市、县四级党校都要开设相应的班次,分别对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和乡科级领导干部进行培训。而且还特别强调,“市(地)委以上党校开设中青年党员领导干部培训班,对后备干部进行任职培训”。如果党校不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上面,却热衷于办学历班或各种职培班,显然这就偏离了中央对党校的定位。

  再有就是课程安排,有的党校培训对象虽然都是党政干部,也开设了相关的班次,但课程安排却不是以理论教育与党性教育为主,而是侧重于一般知识与技能培训,有些甚至迎合学员开设不少“保健养生”、“社交礼仪”、“书法欣赏”等方面的课程。不是说这些课完全不能开,但若比重大了势必会冲击理论教育与党性教育。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很多地方党校已与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合并,一套人马三块牌子,既要对党政干部培训,也要对机关公务员和非党干部培训,那么怎样对地方党校的班次设置与课程安排评估呢?这样的一个问题的确很复杂。但我们大家都认为既然是党校,无论有多少块牌子,定位不能动摇。当然,在具体评估时也应最大限度地考虑这一实际,比如班次评估,主要看地方党校是否按“条例”规定设置了相应的班次,而且课程安排评估重点也只看这些班次的教学内容是不是满足“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布局。

  具体而言,我们在评估班次设置时主要看两点。一是进修班、培训班的学制分别为多长,能否保证相应的教学时间;二是培训学员的相对规模有多大,即党校招收的学员占当地干部总人数的比重是多少,尤其是到党校接受系统理论培训的干部占比是多少。而对于课程安排的评估,则主要看各类班次开设了哪些课程,是否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课,是否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题课和党性教育课为主,而且这些课在课程教学体系中的份量如何。

  党校作为学府,教学自然离不开学科的支撑。而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同时也离不开科学的教学组织与管理。鉴于此,我们大家都认为围绕教学计划的实施,要评估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可以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学科支撑,二是教学组织与管理。

  学科支撑首先要看学科布局。为满足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需要,党校的学科布局应与之相适应,特别是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涉及的学科,比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科社、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党史党建、文化学等,党校都应该涵盖。也许有的人觉得,要考察党校的学科情况,直接看设置了哪些教研部门就可一清二楚。我们觉得这种看法虽有一定道理,但不能绝对化。学科的背后是人,学科是否完备、学科水平是高是低其实都取决于教师,因此看学科关键要看学科队伍,不仅要看教师的学科背景,还要看教师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

  学科支撑其次还要看教材。教材是学科成果的凝结,为课堂教学提供蓝本,教材建设主要看各个党校是否与课堂教学相适应,组织权威专家编写了高质量的配套教材,理论课和党性课的教材在教材体系中占到了多大比重。

  对于教学组织与管理,则主要看制度建设。比如是否建立了激励约束机制来引导教师潜心学术研究,开发和完善教学讲题;是否通过引入竞争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为帮助教师提高授课水平是否实行集体备课、听课热评;是否通过在职进修、专题培训、挂职锻炼、人才引进等各种途径来培养师资队伍;在研讨、交流等教学环节,是否做了精心安排并确保教师到位;为规范课堂教学实施,是否建立了教学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等等。

  要说明的是,以上这些评估项目虽易于观察,但却很难量化。那对此该怎么样处理呢?我们考虑,虽不能直接量化,但可以用一些相关性高的间接指标。比如获得教学资助的教师占全校教师的比重是多少;通过竞争上岗安排的课在所有课程中占多大比例;集体备课的比重有多大;每年参加培训的教师占全校教师的比重是多少;下班的教师中教授的比例有多大;参与研讨交流的教师中,直接为学员上课的教师有多少;每学年教学事故发生率是多少。

  另外,教学管理评估还有一个环节不可少,那就是对学员的学习进行考核。假如没有考核压力,学员学起来可能会敷衍了事,消极应付。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学习效果,党校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督促学员静下心来听课读书,思考写作。对这方面的评估,侧重要看是否对学员进行严格的学习考核,具体采用哪种考核方式,不同的考核方式分别占多大比重。

  一堂课讲得好不好,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听课的学员。学员评课,最基本的方式是打分。虽然对学员打分目前还存有争议,但一堂课如果多数学员不满意,那很难说是成功的。因此我们大家都认为要对课堂教学效果做评估,还是得看学员打分。

  对于学员打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评估。首先是打分的依据,即设计的评价指标是否科学合理。评价指标应体现党校教学的价值取向与党校讲课的特别的条件,比如要以问题为导向,突出学术框架与科研含量,强调理论与现实相互照应,为学员提供国际视野和历史参照,注重讲课艺术等等。否则,一旦评估指标设计有失偏颇,学员就会被误导,即便打分也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教学效果。

  其次是具体的分数。一般而言,学员打分越高表明教学效果越好。可问题是,不同的党校学员不同,教员不同,开设的课程不同,评估的方式方法也不尽一致,即使每家党校都有现成的分数,却也没什么可比性。这又该如何来看呢?难点就在这里。我们考虑,为便于比较,其实可以从分数的“变化”中找“趋势”。比如对某一家党校,可以综合考察近几年的教学效果评估情况。评估时不只看学员打了多少分,重点看每学期或者每学年学员打分有什么变化,分数是在逐年上升,还是保持了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或是有所下滑。这样纵向来看,动态来看,就容易观察出教学效果的变化趋势,进而作出判断比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