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改革助推宁波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_职业教育_bob(中国)平台官网登陆_app下载
详细说明

数字化改革助推宁波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来源:bob平台官网入口    发布时间:2024-02-18 17:35:31
暂无价格
产品说明

  数字化改革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局限,为区域间、城乡间以及学校间搭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把优质的教学资源共享到农村中小学校,让教学资源被充分的利用,让农村学生享受到同等教育机会,更好地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师资是影响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的因素。数字化改革,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方法,给农村教师配送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远程培训的质量。同时抓好乡村青年教师基本功训练,开展区域内乡村教师“三字一话”、信息技术应用等基本技能训练,组织基本功大赛,搭建农村教师成长与发展平台。

  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的数字化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及手段,打破了传统在校学习的方式,给学生带来视觉刺激,让更多的人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学习。同时,帮助农村中小学校构建信息一体化的全新教学环境,使学生更好地与教师和其他学生互动交流,提高学生数字化素质,构建起教育教学新机制、新模式、新业态,为教育改革提供强大推动力。

  近年来,宁波市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数字教育”建设,以数字化改革推动教育方法的理念、技术、模式等方面创新,加速育人方式变革,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逐步构建起优质、公平、均衡的教育新生态。全市形成了整合统一的教育大数据应用服务中心,全面铺开智慧课堂教学,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实现了多方共建全民共享,“甬上云淘”“甬上云校”等公共教育服务平台已形成聚焦效应。全市数字化校园比例已超越90%,自2016年起累计建成232所“智慧校园”,推进了以智慧教学、智慧资源等内容为重点的智慧校园生态体系建设;全市创建了超30所省级数字教育资源基地校,开发了约350门精品微课程资源、400多门网络同步课程和3200多门数字家校教育资源;约300所“互联网+义务教育”城乡学校开展帮扶结对,累计开课超17000门,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智慧教育培训讲师团完成对全市500多所各级各类学校的智慧课堂教学培训,组建经验辐射全省乃至全国;教育管理与评价从过去单一的终结性评价走向以过程数据化记录为核心的综合评价。

  今年初,全市召开了“数字教育”工作部署会,吹响教育系统数字化改革的号角,提出年底初步完成“131”工作体系,即建设“一个平台、三类应用、一个智能中枢”。一个平台是宁波教育数字化综合平台,着重关注学生综合素养发展和教师成长,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三类应用为数字教学类、数字服务类和数字治理类;一个智能中枢指围绕数据归集、共享、开放、应用,加强数据治理,完善数据标准,为各类教育数字化应用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1.打造开放式一体化平台。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通过充分调研,平台于今年4月完成总体构架并形成系统方案,进行“开放式”设计,为各区县(市)各项应用的接入留出接口。平台着重关注学生综合素养发展和教师成长,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实现各类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2.创建可拓展数字应用系统。宁波市教育服务与电化教育中心充分的利用智慧教育建设成果,推进数字教学、数字服务和数字治理等三类应用系统建设。利用原有设施资源,借助宁波智慧教育平台、“甬上云校”等成熟载体,融合新理念、运用新技术,建设互联网学习空间、互联网+义务教育、入园入学招生报名系统、教师成长发展、校外培训机构一站式服务等应用,助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教育从管理向治理转变。

  3.建成规模化统一数据中心。宁波智慧教育统一资源与数据中心在录入全市2000多所学校、6万多名教师、70多万名学生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已打通省、市两级教育基础数据库。该中心迭代升级,围绕数据归集、共享、开放、应用,更有效地挖掘和分析数据价值,为各类教育数字化应用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为教育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4.整校推进能力提升工程2.0。宁波智慧校园自启动实施以来,已取得很明显的成效,智慧教育学习平台总点击量接近1亿,其中包含优质资源近300万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与管理平台涵盖全市2000多所学校以及教师、学生的信息。工程提升了幼儿园、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与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相适应,为宁波教育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认识不够到位。广大学校在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过程中,对数字化发展的长远规划、资源分配,数字化给学校发展带来的契机,尤其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等方面还缺乏清晰明确的认识。

  2.体系不够完善。数据共享、部门协作还不够,财政调控、行政监管、均衡发展的政策执行机制以及城乡学校间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共享评价体系和督导制度还不够成熟。

  3.应用不够广泛。数字化改革存在综合集成不够、实用性不强,主要使用在于某一问题难题的破解等问题,还要一直优化每个应用系统的实效性、场景性,以提高应用推广价值。

  4.保障不够有力。一些边远山区学校的设施建设投入较少,信息技术硬件资源不足,有的虽然配备数字化设备,但使用效率不高;缺乏专业的数字技术教育教师,对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等数字资源的建设不够;可共享的优质教育资源还难以满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

  当前,要认真落实市委“追赶超越、争先领跑”的前列意识,以教育数字化的深度应用与融合创新为核心,全面优化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环境,深入实施数字资源拓展、信息素养提升、智慧治理优化、智慧校园标杆创建等专项行动,提升数字技术教学应用、教师专业发展、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为表征的教育质量,推进全市智慧教育迭代升级,构建和谐共生互助共建的良好数字化教育生态,为宁波高水平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数字教育领导小组要科学统筹规划,有效整合教育数字化部门管理职能,建立教育部门与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动机制,完善政府、企业、中小学多方参与的协同合作机制,由政府提供资金与管理支持,公司可以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中小学主动参与,积极探寻实践模式。二是调动学校主体作用。探索打造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资源建设、应用实践共同体,有效衔接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活动安排、效果监测,实行数字化改革与乡镇、学校年度工作目标考评,与教师年度考核、评优评先挂钩的制度,使工作推进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广大学校要抓住数字化改革窗口期,基础好的要拉高标杆创建品牌,基础薄弱的要借改革契机弯道超车,实现补齐短板、后来居上。三是优化动态评估机制。研究义务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信息技术管理等标准,优化数字化手段评价、监测和督导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机制,组织由政府部门、专家等有关人员组成的教育数字化工作评估小组对数字化技术环境、教育资源建设以及数字技术教学应用、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情况做监测、评估和督导,推动全市教育数字化应用与管理向规范化、均衡化方向发展。

  一是改善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积极争取省级以上部门支持,与移动联通等电信公司做合作共建,推进学校数字化设施的升级,更新换代多媒体教学软件、录播电子设备等,完善和充实教学资源库,提高义务教育数字化设施建设水平。二是加强教育数字资源开发。根据数字化改革的难点、热点及现有基础,充分运用系统观念方法,把复杂的系统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子系统”,再通过综合集成,重塑教育应用场景。建立健全市、区县(市)、乡镇(街道)三级结构的教育信息资源库,内容涵盖学科资源、特色资源、教学研究资源、培训资源等,实现“一方上传,多方使用”。鼓励多主体热情参加,创新资源供给方式,建立带有宁波特色的优秀教学视频资源等数字化资源中心,开发出符合农村教育特点的特色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教育云网端一体化教学系统等服务平台,建成校园安全防控等教育服务治理应用系统。三是完善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市级层面要利用政策、法规、行政等手段,对影响资源共建共享的因素进行调控优化,探索与上海、杭州等周边发达区域联动发展,挖掘跨区域优势互补和联合发展的潜力。整合各校校园网资源,把分散在各个学校各个教师手中的原创自制资源收集整理,避免各自为战,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城+乡”“名校集团化”等方式,完善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以数字化改革牵引撬动教育治理现代化取得突出成果。

  一是加强教师数字化技能培训。树立数字化教学理念,组织多层次开放性教育技术培养和训练,重点培训与教育数字化相匹配的新型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和教育学生的方式等内容,开展中小学教师课件大赛等数字化技术竞赛活动,创设数字化教育教学环境,促使教师自觉将多媒体、虚拟课堂等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提升教师和学生数字化素养。二是培育数字化技术专业人才。针对设施设备正常运行与维护、信息技术普及、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等任务,通过“以项目驱动教学”等创新型教育学生的方式培养理念新、技术强、会培训的数字化技术人才队伍。充分整合培训、教研、电教和科研等资源,把全市近70位智慧讲师团成员纳入市级培训指导团队,并不断壮大培训指导团队,实现学校、教师全覆盖。三是构建数字化人才教育培训机制。深入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在市、区级层面建立教育数字化人才库,对学校数字化人员定编定岗定责,主要涉及教学应用、资源开发、网络管理、信息技术学科等层面人才队伍。围绕数字化教师队伍建设,开展“互联网+义务教育”城乡结对帮扶,优化城乡对口支援与服务制度,加大城乡间、学校间教师交流力度,构建基于一同成长的城乡教师发展共同体,有力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形成与宁波教育数字化建设目标相适应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新局面。

  一是突出多元投入。明确市、区县(市)、乡镇(街道)三级政府的数字化改革事权范围,在市、区县(市)级设立义务教育数字化发展专项经费,加大财政对教育数字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对数字化建设薄弱地区给予资金倾斜。探索“以政府投入为主,引导社会参与,多途径筹措建设资金”的路径,积极动员社会力量通过共建模式参与义务教育学校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实行线上线下教育良性互动,有机融合学校、社会和家庭,构建多维、立体的教育数字化系统。二是突出技术支撑。依靠政企、校企合作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技术支撑保障体系,革新数字技术方法,开发适配的优质教育资源,实施数字化环境更新升级行动,助力教育教育学生的方式变革,组建相对固定的维护团队,实现专业运维与兼职维护并行,解决数字教育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三是突出示范引领。引入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力量,开展教育数字化改革的专业咨询,开展教育数字化改革试点项目,建设一批智慧校园标杆学校,打造一批未来教室、空中课堂,优化一批基于“互联网+”应用的课改特色项目,打响宁波教育数字化品牌,打造全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示范区,为各地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宁波模式”。

  注:本文系2021年度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专项G21-5-JY28)的研究成果。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