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数字化转型转什么怎么转——治理方式的转变_职业教育_bob(中国)平台官网登陆_app下载
详细说明

教育数字化转型转什么怎么转——治理方式的转变

来源:bob平台官网入口    发布时间:2024-03-16 13:51:03
暂无价格
产品说明

  如何把数字化引发教育变革的可能性转化成现实性,怎么来实现教育数字化的转型,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问题,涉及态度上愿不愿、制度上可不可、能力上够不够等多方面因素,加深对教育数字化意义的认识,采取积极开放的态度,建立与之相应的制度、机制,掌握数字化教育的技术和方法,形成有利于数字化转型的治理能力、治理方式,是实现数字化与教育的深层次地融合,重塑教育未来的必要保证。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引领教育走向第三次大变革的新起点,需要有充分的前瞻性和想象力,需要系统思考、顶层设计。变革是面向已知系统的行动,设计是面向未来和未知的行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事关教育领域全流程、全要素、全领域的发展,物理空间、虚拟空间、社会空间相互交织,需要从系统开放的视角打破壁垒,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生态。

  数字化是人类文明的第三次飞跃,方兴未艾,勾画未来是人的重要的自觉能力。教育数字化是数字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培养数字化人才和数字化时代公民的主要依托。现在我们已明确了促进公平性、个性化、终身化和灵活性更好开放是教育数字化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就是要加大新基本的建设力度,营造速度更快、效率更加高、价格更便宜的数字化环境,重点支持创新教育场景、数字资源建设、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国家数字教育平台能级和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加强资源整合和互通,避免信息孤岛现象,加强数字伦理建设和数字化风险防范,保证教育数字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数字化教育成熟度是一个具有基础性和引导性的量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育组织评估当前数字化转型的进展,分析下一步需要改善和优化的策略和路径,为整个转型过程提供方向性指引。数字化成熟度可评估组织的数字化程度、明确组织的发展趋势和价值取向、诊断和评估实践过程,以及通过成熟度等级规划区分来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实践。随着教育数字化成熟度模型或框架演变的渐进,可以推动整个组织的数字化转型的快速演变。

  数字转型要落实到人的数字素质与能力培养上。一是管理者的人际管理和技术应用的技能,包括数字化领导力、数据治理能力、数字决策能力等;二是教师的教育数字化转型胜任力,包括创造新的知识、技术或者其他内容的能力等;三是学生的数字生存和数字创造能力,包括信息意识、数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数字安全素养等;四是新形态优质数字化课程资源和教学形式,如基于互动视频、虚拟仿真、全息投影、数字孪生、协同建构的课程资源和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孵化出来的面向未来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来指导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行动。

  终身学习已是教育数字化转型下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趋势,不仅需要终身学习的理念倡导,还亟需研发融合创新的终身学习认证体系支撑学习者的发展效用。在学历提升认证和职业资格认证两个方面,创新完善微认证、微课程证书等功能,真切做到从供给需求向需求驱动的转变、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改变和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改变。

  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变”不仅仅体现在环境和基础设施上,在教育格局、教师角色、师生关系、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模式的变化上体现得更为充分。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中,需要重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教育理论研究对学习论和方法论进行探索,研究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逻辑关系,配合教育数字化成熟度、行动框架与试点工作的实践,转变人们的数字化理念和以价值理性为目标的技术迭代进化。

  探索各级各类试点的数字化转型思路和模式,以避免损失、少走弯路。建立省市区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选不一样学校开展系统化的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验,及时总结经验,发挥辐射和推广效应。

  数字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发展过程,理解和找准自己的发展阶段,以避免盲目求新求高造成浪费或因循守旧原地踏步重复建设都很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把数字技术应用于教育的过程分为起步、应用、融合、转型四个阶段。在起步阶段,关注重点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师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在应用阶段,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和完善的学习管理系统必不可少;在融合阶段,利用数字技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和基于数字化环境的教育学生的方式创新是其鲜明的特征;在转型阶段,着重关注充分融合新兴技术助力教育生态重构。当然这些阶段不是机械的和线性的,而是相互交叉重叠、一直更新迭代。

  起步阶段是学校数字化转型的第一阶段,往往是个别部门建设局部的信息化系统,对已有的业务流程的部分环节数字化,师生获得的是某些单一部门、单一环节的数字化服务,核心关注还是技术本身。以计算机、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开始步入到教育领域,受外部技术及其变革思潮的影响,学校内出现一些部门以单个事务处理为核心的局部性信息化应用系统,如独立的财务系统、学习管理系统、教务系统、科研系统、后勤系统等,各系统采用报送型方式汇聚及存储数据,各系统能够独立发挥作用。此阶段大多聚焦在已有业务流程中,选择几个容易进行信息存储、检索、发布的环节,进行信息记录与管理,如学生通过注册教务系统可实现查看个人课表、成绩、教师评语等,注册选课系统可实现选课、退课等操作,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提升了部门业务效率。

  在应用阶段,搭建了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整合了数据中心,数字技术贯通更多业务流程,师生可以在同一互联网空间办理不同业务。这一阶段学校以软件应用商的理念,从多应用、多用户、多场景的方面出发,在“统一规划、有效集成”的原则下,采用云计算技术有效连通信息化基础设施,搭建并完成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与控制访问系统,利用应用标准接口和系统内置模板将财务系统、学习管理系统、教务系统、OA 系统、后勤系统等集中管控,通过交换型数据的汇聚,将其资讯信息整合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以统一的“人人通”互联网空间的形式展示给师生,而且当增加新的单点登录系统时,只要增加用户唯一登录账户与单点登录系统之间的关联信息即可,不会对第三方系统来进行大规模修改,解决了统一身份认证与第三方应用系统账号不一致问题,从而整体推进了多部门应用系统的建设。

  在融合阶段,各种软硬件设施转变为“以服务为中心”,建设数据中台,各种能力形成服务组件,基于数据中台可动态重组各种服务组件,形成连贯的业务流程服务,用户可获得跟其角色相符的专属服务,核心关注是个性化的服务与业务流程创新。这一阶段基础设施逐渐实现了云服务,统一用户工作台系统,建立以数据中台为核心的校园服务集成枢纽系统,各部门应用系统均要进行服务化改造,各种能力形成服务组件,通过插件式框架结构和适配器技术接入数据中台。此阶段是以应用需求为导向,通过业务组件化促进应用与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

  在转型阶段,各种数字化教育环境催生出各种更高效的业务流程,颠覆了原有的生产方式和学校组织要素结构,形成新的教育组织新形态,师生更加关注更高层次的生命成长。此阶段物联感知、云网融合、主动智能是其核心特征。物联网与互联网深层次地融合,学校环境中各类传感器、嵌入设备等将与互联网联通,教学环境将具备实时监控、智能考勤、课堂监督、学习场景识别、智能感知学情、教学资源存储等诸多功能,而且教学环境边缘端搭载了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知识图谱、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分析、机器服务流程自动化(RPA)等为核心的“教育智脑”,形成软硬件一体的互联网空间,可以依据用户所处的情景自适应动态的感知客户的真实需求变化,主动为用户推送所需要资源、信息与服务。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利用信息技术上的支持学校全员、全要素、全过程优化,从关注业务流程到关注组织变革。

  数字化思维是数字化建设的思想基础,用农业思维、工业思维来思考和管理数字化教育,就像人的身体进了电梯而脑袋在电梯外面,可笑而危险。以慕课为例,注册的人很多,但坚持完成学习的却寥寥无几,其问题大多是动力不足,没有被社会和企业认可的机制,故而发展很慢。几年前我去斯坦福大学访问,向世界著名的慕课 Coursera 的院长询问其运作情况和对前景的判断。她说“现在没有之前那么乐观了,因为还没找到最佳的盈利模式。大众对慕课是很欢迎的,充满热情,踊跃注册,但是如果网上课程不能得到认可,就难以维持下去。”技术遇到了制度的瓶颈。传统的招生制度,文凭制度,学籍管理制度等,限制了慕课的发展。所以突破既有制度的束缚,从纵向管理向横向治理转变,将是数字化治理的重要任务。

  开放有技术标准的开放,比如数据的开放,源代码的开放等等,但更有资源的开放、权益的开放。从围墙里的学校、屋子里的课堂到无边界的学习,不仅是空间的开放,而且是使用权、下载权、转发权、编辑权等的开放,这些权益的开放使得优质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对促进教育公平意义重大。但这也带来了数字化治理的难题。数字化为教育资源的免费开放提供了最广阔的平台,这对公共资源来说最简单,但对非公共资源就很复杂了,如何保护非公共资源的合法权益和合法利益,既免费又能保证利益主体的权益,法律、制度、政策几乎都是空白,而且社会环境对利益主体的合法权利的态度是不友好的,这需要一整套新的规则来保障。从企业来说,寻找合适的盈利模式也同样重要。

  数字时代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以前毫不相干的事物也能联系在一起。实体世界和实体世界的联系大大拓展,实体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联系频繁发生,虚拟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联系迅速生成。虚拟学校,虚拟课堂、虚拟学习大量发生,虚拟认证,虚拟文凭也在悄然兴起。还能够预计,这种趋势会促进加剧。这是数字化给人类带来的极大福利,如何让这种可能的福利转化成为实际的福利,需要拆除旧有制度的栅栏。这将会冲击以文凭制度为核心的一整套招生分配制度、职业薪酬制度、人事任用制度等。无视或阻止此现状数字教育就难以发展,数字教育就会一直处在边缘化状态。数字化已经将实体世界和虚拟世界打通了,实体世界的管理与虚拟世界的治理如何衔接,制度上如何打通,就成为非常和紧迫的问题。

  实体世界的身份和身份观念在数字环境中将被日益瓦解,数字时代人人都既是信息接收者又是都是信息提供者,既是终端又是平台,既是演员又是观众,既是教师又是学生,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英语中创造了一个新词:prosumer,是生产者和消费的人两个词的组合,生动地体现了数字时代人的身份随时有可能转化的新特征。与之相伴随的必然是身份、等级制度的逐渐的淡化和消除,人和人关系的扁平化和平等化以及新关系的建立。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话语权,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信息渠道,每个人都可以不受阻挠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可能是有意的,也有一定的可能是无意,可能是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的,相互影响,相互塑造。既有的权威,身份,这些在传统世界维持社会秩序的基本要素,在数字化世界越来越失去魅力。互联网突破了单位、城市、人群、国家的界限,互联网让世界每个角落的人都可以活跃在整个世界的中心。在这样的背景下,垂直的上下级关系,慢慢的变多地被扁平的平等关系所取代,线性的接受与被接受关系慢慢的变多地被去中心化的协商的关系所取代,平台,众筹,成为重要的教育资源的来源,如何营造好、维护好这样的平台和交互方式,就很重要了。

  以前我们大家常常说“一个的力量是有限的”,可是在数字时代一个人的力量却是不可限量的。小农经济时代,一个人的影响在一亩三分地,工业时代一个人的影响能扩大到整个实体世界,而数字时代一个人的影响可以影响实体和虚拟两个世界,可以穿透到地球的每个角落。优质资源可以覆盖全球。同时,它对现有的教学体系,对学习者局限于一定的时空里、局限在特定的师生关系里的形态无疑是巨大的挑战。怎么把这种数字化的放大效应发挥出来,把“每一个学生可以听每个老师的课”“每个老师可以服务每一个学生”从理论变为现实,这是巨大的资源也是巨大的挑战。“电商”取代了“店商”,在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面积的人员失业和门店的倒闭,但同时又带动了庞大的快递大军的崛起。数字化在各行各业的运用,既诱发也要求要素重组、流程再造、人员更迭,教育数字化转型将会带来怎样的变化,我们怎么去应对这些变化,要求我们持续的关注研究。

  声明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当前,全国范围内智慧教育转型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如何利用智慧教育实现学校总实力的显著提升,如何将智慧教育的先进理念启示落实到教育教学当中?12月6日19:30,我们邀请到了中国教育家协会联盟副主席陈冬华和中考成绩逆袭夺冠的柳州壶西实验中学的罗云均校长为我们直播分享《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校高水平发展 —— 探索民校智慧教育逆袭之路》,感兴趣的家人类能点击下方直播预约小卡片上的“预约”按钮预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