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莹:以数字教材为纽带 做教师的数字化助手_职业教育_bob(中国)平台官网登陆_app下载
详细说明

赵子莹:以数字教材为纽带 做教师的数字化助手

来源:bob平台官网入口    发布时间:2023-12-14 17:58:18
暂无价格
产品说明

  日前,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发展数字资源新型基础设施、创新应用新型基础设施。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数字资源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供给模式,提高供给质量;依托“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创新教学、评价、研训和管理等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近日,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负责人赵子莹博士接受专访时指出,以数字教材为纽带,优化数字资源供给模式,探索新型教育学生的方式,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做教师的“数字化助手”,助力建设数字资源新型基础设施、创新应用新型基础设施。

  信息技术正在引领课堂教学的变革。传统的课堂,课本和教具是仅有的教学资源与工具;如今,数字教学资源与工具已成为通往教育信息化3.0之门的“金匙”,满足教师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需求。《意见》指出,建设数字资源新型基础设施,要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数字教育资源。对于云南、贵州、宁夏等师资供给相对匮乏的地区,数字资源的重要性尤为凸显,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是弥合教育鸿沟的“利器”。

  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曾长期存在资源极度分散、正版数字教材入校难等痛点。“教师使用不相同版本的数字教材,要登录多个平台;资源非常分散,导致任何一家供给厂商都没办法提供一体化服务,数字教材市场此前始终没得到整合。”赵子莹说,优化数字资源供给模式是当务之急。

  2020年,中教云上线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以数字教材为“纽带”,打造多元化的数字教材数字资源供给体系,构建标准化 “菜单”,用互联网产品化整合优质资源,用技术打破不同出版社、资源厂商间的壁垒,构建适用于不同教学模式的数字化课程教学服务体系。

  “共建共享,一直是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的理念。”赵子莹介绍,在资源与教材匹配并保证安全可靠的情况下,只要符合规定标准,所有提供教育服务的企业都能进入平台。

  平台“共建共享”的理念,吸引着慢慢的变多出版社与资源厂商的加入。平台的合作伙伴从建设初期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江苏凤凰出版集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等五家国家级出版社,到现在的近百家企业、厂商,包括101教育集团、清华附中集团等。有了合作方资源的加持,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已成长为国内版本覆盖全面、类型兼容多元、资源融合丰富的数字教材综合服务平台。

  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本可以做面向C端的产品,但平台并没有为追求短期利益而改变初心。“数字教材应该是规模化、常态化的普惠资源。像纸质教材一样,大家人手一本。”赵子莹说。

  除了要对数字资源供给模式来优化,教师在备课、授课、作业布置、作业批改、学情收集与分析方面更需要创新。《意见》提到,要普及教学应用,“普及新技术条件下的混合式、合作式、体验式、探究式等教学,探索新型教育学生的方式”。

  为教师提供接触平台、了解平台、使用平台的机会,才会有更多教师能够基于平台积极创新。为此,平台选择提供入校指导培训服务。赵子莹介绍,入校指导是“重运营服务”,平台投入了很多精力。

  平台运营人员的努力得到了积极的反馈。多地教师在使用平台后,撰写使用心得,并分享在“美篇”等社交平台中,有的教师还自发组织了线上线下分享活动,“看到平台给教师们真正带来了帮助,付出的努力都很值得。”

  创新应用新型基础设施的打造,要适用于不一样的地区、不同标准及不同的教学模式。为此,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做了数字资源分层——最基础的“点点用”、中层的“改改用”以及专业度最高的“拔高用”。

  对于“拔高用”的各地名师,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有着更深的布局。“平台希望教师根据新型教学理念设计探究式教学方案,其产出的原创内容,可作为优质资源共享给偏远地区的教师使用。”

  为了鼓励更多教师去参加了,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创新性地成立数字教材应用研究中心,与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教师共同推进数字教学、智慧教学应用的落地和发展。

  “平台在每个地区落地项目,都会与当地共同成立数字教材应用研究中心。平台提供支持服务,帮助当地寻找资源;当地提供骨干教研员,对资源进行二次生产和加工,匹配当地的教育教学需求。”中教云用精细化服务为教师赋能,在数据层面得到了体现。“西部某地区的平台使用率,是2020年3月的三倍。”赵子莹说。

  人工智能辅助教学,是未来教师的必备技能。“备课、布置作业等基础性工作,都可以由AI完成。信息化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赵子莹表示,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要做教师的“数字化助手”,通过技术与资源优势持续为教师赋能,让教师充分的发挥育人主体作用。

  公开资料显示,中教云集团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引擎,以AI、大数据、云计算、VR/AR/MR等信息化新技术集群为抓手,构建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全域的智慧教育新生态。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提供一站式信息化解决方案,旗下拥有VR教育一体化解决方案、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智能教辅学习平台等产品矩阵。2020年6月,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正式上线,目前已在全国近百个市县、近万所学校落地实践。

  “能够踏下心来做教育的企业,一定是有情怀的企业。做企业,都会遇到复杂的困难,但在此过程中,能获得各地教育部门和教师实实在在的反馈,帮助教师日常教学,我们很欣慰。”赵子莹说。

  2022年,国际科学团队完成第一个完整的、无间隙的人类基因组序列。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焕明说,现在成本降低后,很多以前舍不得测的基因组类别现在都能测序了,比如疾病基因组、药物基因组等。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12日发布的北极年度气候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北极的平均表面气温是自1900年以来第六高,夏季地表气温创有气温记录以来新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所属国有企业,一定要加强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紧紧依靠科学技术进步驱动产品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研发和掌握更多的国之重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培养用好青年科学技术人才,对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意义重大。丁冉建议,对一些从事长周期基础研究的青年科学技术人才,应适当放宽博士后进出站的年龄限制。

  统筹不仅限于区域内,更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促进要素资源的整合创新在长三角经济版图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远近闻名。统筹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要从体制机制、要素流动、产业协作等方面实现更高效的协同联动,凝聚促进高水平发展的强大合力。

  大数据、人工智能(AI)和大模型的融合发展,将激活科学研究的创新力和生命力,帮助破解更多科学密码。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科学家开展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表明,使用生物疗法能控制哮喘重症。

  《自然·电子学》12日报告了一种由电子硬件和一个大脑类器官组成的混合计算系统,可执行如语音识别和非线性方程预测等任务。

  (记者刘志强、常钦、郁静娴)粮食丰收,颗粒归仓。今年,在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情况下,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功不可没。减“单”增“双”,湖南省湘乡市棋梓镇普安村农民田学文说:“单季稻改成双季稻,早稻集中育秧每亩补贴100元,流转的2000多亩田多种了一季,增收20万元左右。

  近日,AI与数字化的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青年学者、中山大学教授黄凯团队研究开发出一款高度仿生的老鼠机器人NeRmo,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机器人》。这款机器人的核心创新在于其柔性脊柱的水平摆动设计,大幅度的提高了机器人的运动灵活性和效率。

  据新华社电国家统计局12月11日发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据介绍,2023年,全国夏粮产量为2923亿斤,比上年减少25亿斤,下降0.8%;早稻产量为566.7亿斤,比上年增加4.3亿斤,增长0.8%。

  “海上风电是清洁能源建设的兵家必争之地,更是风能产业的科技制高点。”他建议,加强海上风电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研制关键共性技术标准,通过标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快速发展的5G、人工智能等技术,是充满了许多活力的创新引擎,亦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的重要抓手。这些数字都表明,中国将持续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科学技术创新带来的福祉。

  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储存环最后一台磁铁12月11日安装就位,标志着HEPS储存环主体设施安装闭环。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12月11日,工作人员安装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加速器储存环线

  针对当前呼吸道疾病,特别是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形势,国家卫健委10日就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近日,我国航天两大集团公司党组机关报《中国航天报》推出“为建设航天强国不懈奋斗”系列评论,在其中一篇评论中提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对标SpaceX,集团公司在发展理念上、科研生产模式上、关键核心技术上、质量效率效益上存在很明显差距和不足,整体上大而不强、大而不优”。

  12月9日,记者从东北农业大学获悉,该校野大麦种子人工扩繁基地喜获丰收。这标志着“野大麦种子扩繁与退化盐碱草地生态修复技术推广与示范项目”达到预期目标。

  记者12月8日获悉,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为磊教授联合国内外研究人员,在海洋生物碳泵研究领域取得最新进展。研究人员介绍,此前,对海洋生物碳泵的直接观测主要利用沉积物采集器,数据极为稀少。

×